扫一扫用手机访问
觉得选角还不错。只是书里的情节确实删了不少,少了列文那句台词,那是反映俄国时代的台词。这部片子主要讲安娜和伏伦斯基的关系,其他人都简化了,包括卡列宁和安娜的弟弟。主要讲的是安娜这个上流社会的贵妇,是如何被这种当时不能容忍的感情折磨致死的。演员选角没问题,卡列宁的晚年死板,伏伦斯基的帅气有点太正,安娜的减龄韵味恰到好处。演技也不错,导演主打安娜,连伏伦斯基也只是配角。从最初的优雅高贵,到最后近乎疯狂的神经质,安娜展现了一个时代最敏感的灵魂之一。安娜只是过于敏感,过于渴望爱情,还是这种爱情所象征的美好。总之,很好地展现了安娜的矛盾性格。其他版本我没看过,但是从形象上来说,我不太认同苏菲·玛索的类型。安娜美长得漂亮,年纪稍大,是孩子的母亲,情绪复杂,精于与上层社会打交道,保持美丽敏感的性格。苏菲很美,但也很冷漠,气场不够强。就像一开始火车上的相遇,这个人一定很漂亮很厚实,让伏伦斯基一下子忘不掉。苏菲不可避免地太轻了。从外表上,让人感觉不到岁月和阅历的重量。有些东西,唯有美丽加上一颗敏感的心,以及岁月岁月的洗礼,才能让一个人变得更加多姿多彩。